×
生命線新聞301

生命線新聞

生命線新聞內容
標  題
感謝衛福部心理健康司與我們共同宣傳文字協談 -「傾聽年輕的心:你寫憂鬱,有我回音」★TOP
日期
2024-08-30
內  容

總會與花蓮縣、嘉義市、嘉義縣與新北市合作辦理的文字協談方案,今天也獲得衛福部協助宣傳!
今年度加入的宜蘭縣生命線,經過培訓之後,也將成為文字協談堅強的生力軍!
期待更多夥伴加入也歡迎多多分享!

讓更多人知道生命線順應時代改變提供多元協談管道,就是我們堅定守護台灣心理健康的心意!

新聞標題與連結
「傾聽年輕的心:你寫憂鬱,有我回音」 衛福部推動「『謝謝你跟我說』青少年心理健康文字協談服務」- 衛生福利部 :: 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16-79782-1.html

衛生福利部透過公益彩卷回饋金補助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,自111年起辦理「『謝謝你跟我說』全台生命線青少年心理健康網路支持平台計畫」,陸續與花蓮縣、嘉義市、新北市及嘉義縣等各地生命線協會共同合作,透過線上文字協談,提供青少年朋友,即時、友善、可信任的心理支持服務。

數位世代面對心理健康危機的三「不」心態,延誤最佳治療時機

年輕族群在遭遇心理困擾時,常落入以下三「不」心態,陷入思考與情緒紊亂的迴圈中,而延誤解決心理困擾的最佳時機:

  1. 心累「不」想講:成長於數位環境下,年輕族群習慣於網路社群抒發憂鬱情緒,面對真實情境下師長或家長詢問,則常回應「心累懶得說」、「不想講」、「不知道怎麼講」。
  2. 我「不」用你管:年輕族群遭遇心理困擾時,通常以不驚動學校、家人的狀況下,以忍耐或自我傷害方式處理情緒問題。
  3. 你「不」會懂我:一位青少年曾說「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是一場沒有勝算的冒險。」,不被理解、遭受否定或異樣眼光等多重恐懼與擔心,是阻礙青少年求助的原因。

數位時代來臨,文字協談符合年輕族群行為模式,提升救助意願

面對數位世代求助需求,並因應年輕族群在心理危機下的行為模式,推動文字協談三大重點包括:

  1. 以網路為媒介,提供即時線上文字協談服務。
  2. 不需身份認證之匿名協談服務。
  3. 不批判、不責備,以傾聽與陪伴共度難關。

服務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13:00~17:00、18:00~01:00,可透過生命線台灣總會網站(網址)加入官方臉書或LINE好友,發送訊息即可進入線上文字協談平台,期待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民眾。

傾聽年輕的心:你寫憂鬱,有我回音。

為協助年輕族群訴說心裡的苦悶,本計畫透過文字協談,迄今已服務超過1,500人次,並有77%使用者認為文字協談對自己有幫助,並獲得諸多年輕族群正向回饋。

生命線台灣總會陳宗聖總會長表示,面對時代的轉變,文字協談的確是一個創新的挑戰。生命線台灣總會將持續配合衛生福利部開創多元服務管道,秉持著守護每位求助者的精神,讓每個抒發心情的文字,都能獲得最誠摯的回音。

陳亮妤司長表示,以助人者實務經驗為基礎,搭配多元媒介將服務傳遞出去,是未來心理支持服務發展的趨勢,亦呼籲各界發揮創意,運用多元的管道,傾聽每個角落求助的聲音。

 

相關新聞連結,歡迎友善轉傳:
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2408300111.asp

更新日期:2024-10-08
Copyright © 2022. 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 Rights Reserved.

TOP